您现在位置:食安山东网 >> 农产茶业 >> 浏览文章农产茶业

山东枣庄山亭区大力发展甘薯产业打造助农致富“软黄金

食安山东网 2024-8-1 20:27:16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作者:记者 魏绵军

  “山亭农产品有三宝:山楂、板栗、地瓜枣。口味最独特的要数地瓜枣,吃起来比肉都贵。”在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拥有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山亭地瓜枣”已成为百姓致富的“软黄金”,深受日本、韩国、新西兰等国家商超和消费者欢迎。

  近年来,山亭区聚焦“乡村全面振兴”工作目标,以“产业振兴”为引擎,立足区情实际,大力发展甘薯产业,通过铸链、强链、延链,实现了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建设,初步形成集“种苗繁育、绿色种植、精深加工、品牌营销、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走出一条具有山亭特色的乡村产业振兴之路。山亭区被列为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综合示范县,山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获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甘薯)。

  依托资源优势“铸链”夯实产业根基

  山亭区位于北纬35度,光照充足、温度适宜,地形多为山地丘陵,成土母质为红页岩沙质土壤,适宜甘薯种植,被誉为“全国地瓜(甘薯)最好吃的优质生产区”。

  该区围绕铸造甘薯产业链,明确甘薯产业发展定位,完善合作社运营机制,强化政策保障扶持,积极促进甘薯产业高效发展。山亭区立足地域特色、自然生态、产业现状、市场需求,编制《山亭区甘薯产业规划(2020—2025年)》《省级现代农业(甘薯)产业园规划(2020—2025年)》等规划方案,明确“生产+加工+科技+品牌营销+旅游”的发展定位,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甘薯)产业园,打造全国甘薯科技集聚示范基地、甘薯脱毒苗繁育供给基地、全国最大的地瓜枣加工集散基地、甘薯主题农旅融合基地。

  大力推行“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甘薯产业发展运营模式,开展订单式生产,引导合作社和加工企业签订收购协议,实行“统一供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回收、统一贮藏、统一销售”,推行大户规模种植、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代耕代种”、“跨村联建”协同种植、“订单农业”等多种种植模式,组建甘薯产业协会、甘薯种植合作社22家,甘薯订单收购量达6万余亩/年。同时加强银企对接,推行鲁担惠农贷等信贷产品,累计发放贷款5000余万元,帮助企业农户破解资金难题,全力支持甘薯生产加工主体提质增效。

  聚焦稳产保供“强链”助推产业发展

  为推动甘薯高效高产,解决甘薯生产中品质退化、产量降低等问题,山亭区从耕地、起垄到割蔓收割及块茎采收等过程采取标准化方式,统一种苗质量、种植密度、覆土厚度、田间水量、施肥等甘薯种植标准,每亩增产20%—50%,带动薯农增收1000元。全区建成甘薯标准化生产基地8万余亩,甘薯种植面积达15万亩,年产鲜薯30.6万吨。

  不断加强产学研合作,通过与中国农科院、国家甘薯产业体系济宁试验站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山亭区先后引进红瑶、天目山、西瓜红、烟薯25等优质品种30余个,改良甘薯10万余亩。加快甘薯绿色生产技术攻关,建成绿色种植示范基地2万亩,引进推广甘薯优质高产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成果10项,取得甘薯加工研究等技术成果20余项,其中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11项。

  该区还与中国农科院、山东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合作,抓好脱毒薯苗繁育,建设甘薯脱毒组培中心1处、育苗快繁基地1处,配备1000平方米的组培室和1万平方米的育苗温室大棚,年可扩繁脱毒种苗7000万株。推广甘薯绿色生产加工、甘薯优质高产栽培、甘薯高效栽培及深加工等技术,邀请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马代夫、山东农科院专家王庆美、济宁农科院黄成星等20余名专家举办技术培训30余期。

  围绕多元发展“延链”促农增收致富

  以品牌强农为出发点,大力实施品牌提升工程,引导经营主体积极申报绿色、有机等农产品认证和产品标识使用管理。目前,三禾农场火龙薯、禾乐农业甘薯等8个甘薯及加工产品获得“三品一标”认证,欧乐食品的“35℃薯”牌蜜薯干、三禾农副的“三禾农场”牌火龙薯被评为省级知名农产品企业品牌,山亭地瓜枣被评为枣庄市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地瓜枣”加工技术——“三蒸三晒”古法工艺被列为首批枣庄“老字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亭地瓜枣品牌知名度持续增强。

  同时,通过引导欧乐食品、德丰食品等甘龙头企业,实施甘薯加工技术智能化改造,购置智能化生产设备近100台(套),实现薯制品智能化、无菌化生产;支持企业开展新产品开发,新增膳食纤维、清酒、甘薯蛋白、薯叶茶等10条生产线。发展欧乐食品、三禾农副等甘薯加工企业12家(其中欧乐食品公司被认定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加工大户1700余户,年加工地瓜枣(甘薯制品)4万余吨,产品畅销日本、美国、欧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1.2亿元。

  不断探索网络直播、网红带播、网红代售等新型销售模式,依托棠棣峪、藤花峪等100个电子商务村,德丰、三禾、瑞丰等500余家电商企业、网店,开拓甘薯产业互联网销售市场,实现甘薯产品网上销售额达1.2亿元。建成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的地瓜枣文化展览馆,展示甘薯起源传入、种植历史、技艺传承等,实现参观、研学教育、体验式培训等多种功能,接待现场观摩、游学研修等活动200余次,参观人数达8700余人次。建设甘薯品种展示试验田、甘薯示范园,打造成集休闲娱乐、农事体验、农业观光于一体的观光点,开展农事体验、休闲观光、文化节庆等活动,吸引游客2000余人次,实现创收近30万元。

【责任编辑:张帆】



关键字:食安山东网
上一篇:山东潍坊举办秋粮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关键技术田间课堂
下一篇:山东临朐: 蜜蜂小产业锚定大市场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