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食安山东网 >> 农产茶业 >> 浏览文章农产茶业
“三个突破”耀齐鲁 科技“甘泉”助力茶园长出“金叶子”
央广网临沂6月20日消息(记者刘博伦)茶树有“耳朵”?虫害能“自灭”?土壤会“说话”?这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专家的手里变为了可能。如今,科技的种子已经在临沂市食协茶产业专委会副会长单位——春曦生态茶园中生根发芽。
近日,走进位于临沂费县崔家沟村的春曦生态茶园,一片翠绿映入眼帘,一排排茶树从山脚延伸至山顶。在众多茶树中,农情智能化监测设备与水肥数字化灌溉设备格外显眼。300余亩茶园用上了栽培“黑科技”,茶园管理水平和茶叶产量、品质都得到了大幅提升,茶叶子变成了“金叶子”。
春曦茶园负责人冯太君正在采摘茶叶(央广网记者刘博伦 摄)
“山东省农科院将综合集成技术应用到茶园每一寸土地,为‘春做绿茶’‘夏做红茶’‘秋做白茶’提供了技术基础。”有着几十年制茶经验的春曦茶园负责人冯太君说。
茶农向记者展示采摘下来的茶叶(央广网记者刘博伦 摄)
茶园经济效益的跨越式增长,离不开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实施的“三个突破”战略,该战略将费县确定为三个示范县之一,春曦茶业有限公司也成为山东省农科院茶叶团队的挂职帮扶单位。
“2022年12月,春曦茶园的水肥一体化项目已初步完成验收工作,升级后的水肥一体化技术与传统施肥技术相比,节省化肥40%—50%,相较喷灌省水10%—20%,节省用工支出20%以上。”2022年,孙立涛主动请缨成为省农科院第三批脱产挂职费县专家之一,到费县春曦茶业有限公司驻点帮扶。挂职至今,他顺利完成了茶园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升级,升级后,灌溉、施肥通过手机就能操作,真正做到了数字灌溉,不仅节约了大量水资源,还解放了劳动力。
茶园水肥自动灌溉系统(央广网记者刘博伦 摄)
茶园内恶劣天气预警设备(央广网记者刘博伦 摄)
截至目前,春曦茶园已成为集茶叶生态栽培示范、清洁茶叶加工、茶旅文化体验、技术研发中心(专家工作站)、智慧茶园指挥中心、新品种新技术展示中心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茶产业园。如今,春曦茶业的品牌知名度逐渐提升,品牌估值由2020年的1.44亿元提升到2022年的1.85亿元,带动就业能力由原来的2000余人次提升到现在的12000余人次,有效保障了崔家沟村65—75岁老人的收入。
【责任编辑:徐荣】
下一篇:没有了
- 06-27“三个突破”耀齐鲁 科技“甘泉
- 06-27山东烟台开发区排查整治烟台蓬莱
- 06-27山东烟台开发区市场监管局开展烧
- 06-26山东省药品食品职业学院:校村结
- 06-26青岛莱西升级打造六大农业预制菜
- 06-26山东巨野:迅速行动查隐患 落实
- 06-25农业农村部: 全产业链全环节推
- 06-25中消协:遇扫码强制关注公众号,
- 06-25第20届中国国际保健博览会11
- 06-25山东莱阳市开展“政府开放月”活
- 06-25山东莱阳市强化食品安全宣传力度
- 06-25山东莱阳对全市大型餐饮单位开展
- 06-24美景加美食,临沂沂河新区百林雅
- 06-21山东青岛即墨区麦收圆满收官 夏
- 06-21AI技术为预制菜发展带来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