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食安山东网 >> 最新动态 >> 浏览文章最新动态
市场监管总局聚焦民生领域开展“五项行动” 全国已查处违法案件32738起
本报讯(记者 周 岩)近期,市场监管总局聚焦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严厉打击肉类产品违法犯罪专项整治行动、解决人民群众“关键小事”整治行动等“五项行动”,集中整治民生领域痛点难点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6月26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以务实作风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关切问题专题新闻发布会。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蒲淳介绍,从目前情况看,这些行动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6月15日,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共计立案查处违法案件32738起,查处违法违规行为96543个,惩处和问责违法违规人员373人,移送公安机关违法案件159起。
持续提升食品安全整体水平
“校园食品安全事关2.93亿在校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供餐体量大、经营形式多样、责任主体多元、社会关注程度高等特点。”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经营司司长樊红平表示,市场监管总局一直高度重视校园食品安全工作,去年12月份,会同教育部、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部署开展了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通过强化监管执法,加强制度机制建设,完善标准规范,落实学校、属地、行业和监管等各方责任,取得一系列进展。
樊红平介绍,在专项行动中,纠治了一批违法行为,消除一些校园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各地共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万余件、责令整改5万余家、罚没金额1092万元、惩处和问责违法违规人员255人。同时,公布典型案例1357起,有力震慑违法违规行为,持续保持监管高压态势。
出台一批制度标准,强化从业人员管理和规范操作。樊红平举例说,比如,江苏探索建立“阳光食堂”信息化平台,实现大宗食材信息可查、来源可溯;湖北制定《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指南》,规范整个工作流程;山东出台《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信用管理办法》,对学校食堂开展信用监管;河北印发《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承诺书》,从业人员对照承诺、约束行为。
形成一套压实各方责任的工作方法。樊红平提到,专项行动中,市场监管总局首先部署各地开展省内自查,然后组织跨省互查,在此基础上会同教育部、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组成联合督查组进行监督抽查。通过“三查联动”的工作方式,有效督促各方落实校园食品安全责任。
“专项整治尽管取得了一定的工作进展,解决了一些突出问题,但必须认识到,校园食品安全整体水平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待、与各位家长的要求还有差距,在检查中发现,有些学校食堂还存在基础设施设备配备不到位、大宗食材采购不规范、承包经营的学校食堂‘以包代管’、食品安全制度没有落地落细等问题,需要我们继续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坚决纠治违法违规问题。”樊红平表示,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重点在4个方面持续发力:
一是严把校园食品安全主体的准入关。严格落实新修订的《食品经营许可审查通则》,从严审查学校食堂及其承包企业的食品经营许可。学校食堂应在其许可证上单独标注其类别,承包经营的,还应当标注承包经营企业名称。承包经营企业应在学校食堂所在地取得食品经营许可。学校食堂及其承包企业均应配备专职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企业不得承包学校食堂。
二是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对中小学食堂实施拉网式全覆盖检查。对能够立行立改的食品安全隐患,立即责令整改到位;对需要增加病媒生物防制设施、复用餐饮具清洗消毒设备,以及需要配齐和改造其他硬件的,要充分利用暑假窗口期限时整改。对学校食堂使用来源不清、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及原料等行为“零容忍”,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并通报教育和纪检监察部门。
三是严肃查处并曝光违法违规行为。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对校园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露头就打。公开曝光典型案例,以案促治,警示震慑从业人员操作不规范、食品安全制度不落实等行为。同时,也欢迎广大师生和家长共同监督,随时反映问题线索。
四是健全校园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市场监管总局将进一步总结地方成熟经验和管用做法,指导各地不断完善校园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制度机制,严格落实各方责任,提高校园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监管效能,提升校园食品安全治理水平。
深化电子计价秤市场秩序综合整治
市场监管总局始终将电子计价秤计量监管作为民生计量工作的重点,坚决打击利用电子计价秤作弊、“缺斤短两”等违法行为。
部署开展电子计价秤市场秩序综合整治。市场监管总局计量司一级巡视员张益群介绍,市场监管总局结合《市场监管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方案》要求,5月16日制定印发《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子计价秤市场秩序综合整治的通知》。截至6月中旬,全国市场监管执法稽查部门共查处电子计价秤计量违法行为4870件,查处不合格电子计价秤11327台(件),查处制造与型式批准不一致产品行为15件,查处从事销售、改装作弊秤等违法行为115件,整治工作初见成效。
加强重点时间节点计量监管。张益群说,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加强端午节及中高考期间重点商品服务计量监管,并在风景旅游区、商业区、机场、车站等人流量大的区域,对经营者使用作弊秤缺斤短两的计量违法行为实施重点监管,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持续推进计量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制修订。张益群表示,市场监管总局积极推动计量法和《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修订工作,强化民生计量监管,压实集贸市场主办者主体责任。组织全国衡器计量技术委员会和有关专家研究推进电子计价秤型式评价大纲和检定规程制修订,进一步提升电子计价秤防作弊要求。
当前,电子计价秤监管还面临一些问题。张益群认为,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计量法律法规体系亟待完善。现行计量法对计量作弊等违法行为处罚力度过低,缺乏对市场主办者的责任规范,急需修订。二是防作弊技术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现行有关电子计价秤的计量技术规范对计量作弊鉴别测试、软件监管的相关规定还有欠缺,难以应对不断升级的计量作弊手段,对判定软件作弊行为的支撑还不够。三是基层计量监管力量薄弱。电子计价秤量大面广,而基层市场监管部门和计量技术机构力量不足,急需进一步加强。
张益群表示,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继续深化电子计价秤市场秩序综合整治,强化监管能力支撑,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动电子计价秤计量监管的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切实提高监管效能。
着力保障肉类产品质量安全
“我国是全球肉类生产、消费第一大国,肉类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生产司副司长黄敏指出,近年来,我国肉类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持续向好,但一些地区肉类产品违法犯罪行为仍时有发生,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今年4月,国务院食安办、公安部、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部署开展严厉打击肉类产品违法犯罪专项整治行动,并将专项行动纳入市场监管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着力保障肉类产品质量安全。
一是加强风险排查,严厉查处违法行为。各地市场监管部门深入排查梳理监督检查、抽检监测和群众投诉反映的肉类产品风险隐患,严厉查处肉类产品违法犯罪案件。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各地行政执法立案2312起,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148件,追究责任118人,打击来源不明、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肉品案件542件,打击假冒牛(羊、驴)肉及其制品违法案件241件。
二是坚持刀刃向内,坚决纠治监管不力。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各地查找监管措施不完善问题133个,监管责任不落实问题88个,安全隐患排查流于形式问题42个。近期,市场监管总局采取“四不两直”方式,赴地方开展专项调研,查找肉制品生产经营主体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调研地方市场监管部门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督促指导地方坚决纠治、专项整治“宽松虚软”问题。
三是强化部门联动,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会同公安、农业农村等部门建立健全部门间的线索通报、风险交流、调查取证、涉案物品处置等长效机制,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采取成立专班、共同办案等方式,联合执法,做到信息互通、证据共用,有效提高执法的协同性和部门联动合力。
黄敏表示,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督促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会同公安部门、农业农村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对违法违规行为一查到底,及时曝光典型案例,建立健全全链条监管长效机制。
【责任编辑:张帆】
下一篇:临沂市河东区组织开展校园食品安全联合检查行动
- 11-15青岛市即墨区畜牧业蹄疾步稳 高
- 11-14食品工业减盐:有力有效,不能“
- 11-14山东蒙阴开展养老机构、建筑工地
- 11-14山东东平召开食品安全风险会商会
- 11-14山东莒县严打假劣肉制品 守护城
- 11-14山东新泰:强化医疗机构食堂餐饮
- 11-14山东聊城东昌府区开展外卖餐饮食
- 11-13二酯油中甘油三酯含量虽少但要适
- 11-13山东青岛莱西:果蔬大棚种出乡村
- 11-13山东沂源全面推进食品生产企业主
- 11-13临沂市沂水县杨庄市场监管所组织
- 11-12亩产超过3吨半 创全国新植果园
- 11-12山东金乡土特产绘就好“丰”景
- 11-12“蒙味”农畜产品亮相2024年
- 11-12山东蒙阴县市场监管局持续开展“